2025年7月,半导体行业的目光聚焦于江苏拓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——其自主研发的“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过程数字化建模与动态调度系统(V1.0)”,成功斩获软件著作权(登记号:2025SR1151875 ,登记日期:2025年7月3日 )。这一成果,是拓能深耕半导体“芯”领域的技术结晶,更是其以“智”驱动产业升级的有力见证,为半导体封装测试环节装上数字化引擎,开启产业高效协同、智能管控的全新篇章。
深耕“芯”土壤:拓能的产业坚守与文化底色
(一)扎根半导体,筑牢发展根基
江苏拓能半导体总部锚定苏州高新区枫桥创新产业园,自创立之初,便专注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、封装测试与销售,以“高新技术企业”之姿,在半导体赛道笃定前行。公司总经理郭金松常言:“半导体是技术与耐心共筑的产业,唯有深耕‘芯’领域,以创新为犁,方能在产业土壤中耕耘出价值。”
多年来,拓能构建起“研发 - 生产 - 服务”全链条体系,汇聚半导体领域资深专家与技术骨干,在电源管理、霍尔器件等产品线精耕细作。从电源管理IC到半导体元器件,从低压线性LDO到MOS场效应管,产品矩阵覆盖消费电子多元场景,凭借“稳定可靠 + 定制化服务”,在市场攒足口碑,成为客户供应链上的“可靠伙伴”,这背后,是拓能“专注、极致、协同”企业文化的具象体现——专注半导体主业,追求技术与服务极致,协同产业链伙伴共生共荣。
(二)文化驱动创新,锚定智能方向
拓能的企业文化里,“创新”是永不褪色的关键词。在半导体产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中,公司敏锐洞察封装测试环节痛点:传统生产模式依赖人工经验,流程管控粗放,设备协同低效,难以适配半导体制造“高精度、高柔性”需求。秉持“以创新破局,用技术赋能”的文化理念,拓能组建专项研发团队,向封装测试数字化、智能化发起攻坚,誓要为产业打造全新“智”造引擎。
攻坚“智”难题:数字化建模与调度系统的诞生
(一)深度调研,精准锚定需求
研发团队一头扎进封装测试产线,与工程师、工艺师并肩作战。从晶圆划片、芯片贴装,到键合、测试,全流程梳理痛点:生产流程不透明、设备调度凭经验、异常响应滞后……这些问题,如同枷锁束缚着产线效率与品质。团队以“打破枷锁,释放产能”为目标,精准锚定“数字化建模 + 动态调度”核心需求,开启技术攻坚。
(二)技术突破,构建智能体系
“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过程数字化建模与动态调度系统”应运而生。基于物联网、大数据与数字孪生技术,系统为产线打造“数字镜像”:
• 数字化建模:对封装测试全流程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,从设备参数、工艺路径,到物料流转、人员协同,实现生产要素“全映射”,让产线状态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;
• 动态调度:内置智能算法,依据订单优先级、设备负荷、物料供应,实时优化生产任务分配。当产线出现异常(如设备故障、物料短缺 ),系统秒级响应,自动调整调度方案,保障生产连续性;
• 数据分析:深度挖掘生产数据,为工艺优化、质量管控提供决策依据。通过对历史良率数据、设备运行参数分析,精准定位质量薄弱环节,指导工艺改进,提升产品良率。
这一系统,是拓能“创新驱动,技术报国”企业文化的生动实践——以自主技术突破,破解产业共性难题,助力半导体制造向“智”而行。
著作权赋能:产业升级与生态重塑
(一)产线变革,效率品质双飞跃
在拓能自有封装测试产线,系统已完成部署与验证,成效显著:
• 效率提升:动态调度让设备闲置率降低了,生产周期缩短了,产能实现跨越式增长;
• 品质管控:数字化建模与数据分析,让产品良率提升了,客诉率大幅下降;
• 成本优化:智能调度减少物料浪费,异常响应节省人工成本,产线综合成本降低了。
总经理郭金松感慨:“系统落地,是‘智’造力量的直观体现。它让产线更聪明、更高效,也让我们坚信,文化驱动的创新,能真正改写产业格局。”
(二)生态拓展,协同产业链共生
拓能并未止步于自身产线升级。依托系统技术优势,公司积极构建产业协同生态:
• 上游协同:与设备厂商共享系统数据接口标准,推动封装测试设备智能化升级。将数字化建模与调度能力融入设备研发,助力打造更适配产业需求的高端装备;
• 下游赋能:向行业开放系统解决方案,为中小半导体企业提供“轻量化、低成本”的智能化转型路径。通过云平台部署、定制化服务,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数字化红利;
• 产学研联动:以系统为载体,深化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。共建“半导体封装测试智能实验室”,开展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,为产业输送“懂技术、会应用”的复合型人才,厚植创新土壤。
这一系列动作,践行着拓能“协同共生,产业共荣”的企业文化——以技术为纽带,串联产业链上下游,让智能化红利在生态中流动,推动半导体产业整体升级。
文化延续:以“智”创新,奔赴未来
(一)内部激活,文化注入新动能
在拓能内部,系统研发带来的不止是技术成果,更是企业文化的深度激活。研发团队的拼搏精神,成为“创新文化”的鲜活案例。公司开展“智·造故事分享会”,让研发骨干讲述攻坚历程,传递“以技术破局,为产业担当”的信念。这种文化传承,激励着更多拓能人投身创新,为“智”造升级注入内生动力。
(二)未来展望:从“芯”到“智”的产业远征
面向未来,拓能将持续深化“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过程数字化建模与动态调度系统”迭代:融入人工智能大模型,实现工艺参数自优化、设备故障自预测;拓展系统应用边界,覆盖更多半导体制造环节(如晶圆制造、模块组装 ),打造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。
同时,拓能将以企业文化为帆,技术创新为桨,在半导体产业智能化海洋中破浪前行:一方面,强化产业协同,推动系统成为行业通用智能化平台,助力中国半导体制造整体提升;另一方面,坚守“技术报国”初心,以自主创新突破海外技术壁垒,让“中国智造”在半导体高端领域站稳脚跟。
总经理郭金松对未来充满信心:“从‘芯’突破到‘智’造升级,拓能的每一步,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滋养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‘专注、创新、协同’为魂,用技术改写产业,让‘智’造之光,照亮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远征之路!”
结语:著作权背后的产业新篇
“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过程数字化建模与动态调度系统”著作权的落定,是江苏拓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征程的里程碑,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智能化转型的缩影。从深耕“芯”领域的坚守,到攻坚“智”难题的突破;从产线效率的飞跃,到产业生态的重塑,拓能以企业文化为底层逻辑,用技术创新书写着“从‘芯’到‘智’”的产业新篇。
未来,随着系统的持续迭代与广泛应用,拓能必将成为半导体产业智能化变革的引领者,带动更多产业链伙伴,在“中国智造”的浪潮中,奔赴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,让“芯”火相传,“智”造未来!